2020年9月,在省厅三社联动项目以及蜀山区党建领航平台项目的支持下,西园街道正式成立了集社区党校、社区治理学院、老年学校、家长学校四位一体的社区学院,搭建基层教育平台,立足街道党建、治理工作需要,开展系统培训,提升党建引领下社区参与主体的社区治理意识和能力,增加社区治理人才的数量,提升社区治理人才参与社区治理实务的质量,以教育治理推动社区治理,全面提升本辖区内各类社区治理人才的服务意识和水平。
明确组织架构,完善管理制度。街道社区学院有明确的组织管理架构,设置了学院的院长、常务副院长、教务主任等,学院日常办公地点设在街道社会服务中心,由教务主任牵头负责学院教研指导和教务管理工作,教研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合肥市社区治理学院项目主管共同组成,负责教学内容的确定及课程研发。通过制定课程日常管理通过管理
整合专业资源,开发课程体系。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召开社区调度会等多种方式,与辖区内的各类专业资源进行有效对接,目前整合了合肥市社区治理学院的专家学者、民生服务社督导部的专业老师资源、老年大学的专业文艺老师资源、以及辖区合作单位的专业老师资源、人口基金会的相关资源等,为各类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支持。西园街道的社区学院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社区党校是以社区党员、社区两委成员、辖区共建单位党支部成员等为服务对象,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学习教育等课题为重点,社区治理学院是以居民志愿者、微创投承接组织负责人和骨干、专职社工等为服务对象,结合现有的社区治理目标和项目要求,重点开展合作养老、微公益创投、小区综合治理等专题培训学习,老年学校主要是以社区普通老人为服务对象,开展老年护理、健康养生、文化娱乐等相关课程,家长学校主要是以社区儿童及其家庭为服务对象,开展志愿服务公益课堂、家风传承、儿童成长等专题课程。除了满足这几类特定人群的需要之外,引导社区普通老人、儿童及其家长参与志愿服务,关注关心社区治理问题。
立足人才需求,优化课程管理。社区学院主要面向的服务对象是社区儿童、老人、社区党员、居民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由于主体类别广泛,教育需求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学员对于参与学习有不同的目标,针对每类人群通过走访调研、服务活动的开展搜集相关学习需求,社区老人主要集中在文化娱乐、健康养生知识等方面,社区儿童及家庭主要集中在亲子教育、亲子关系等方面,社区学院学员的需求同时也具备潜在性,我们社区学院开办的时间不长,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加之信息的不对称性,很多学员对于社区学院不了解,服务对象难以提出或完整表达自身的需求,所以需要我们采取一定的方法,根据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并积极地进行开发引导。去年在蜀山区党建领航基层治理创投项目的支持下,通过微创投的方式孵化和培育了社区公益组织,这些组织大部分都是由辖区的热心居民组成的,对于微创投项目的管理与统筹需要通过进一步学习来提升,社工在带领居民参与微创投项目的过程中,发现居民的学习需求,同时结合社区治理目标和切实需要,引导学员在参与小区治理的同时积极学习基层治理相关理念和知识,助力基层治理创新。立足各类需求,开设不同的课程。对于课程的管理,学院主要采用学分银行制度,一方面通过参与课程积累学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社区公益服务积累学分,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的社区公益服务中,在课程开展之前,会给每位学员颁发一证一手册,学员证和学员手册,学员证会累计学员的课程参与时长,学员手册明确学员的日常管理和注意事项,针对完成所有课程的学员会提供由合肥市社区治理学院以及西园街道社区学院联合颁发的证书,针对学分较高的学员开展优秀学员的评选活动。通过学分银行制度激发学员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针对课程的安排,主要采用灵活的方式,依据群体的需求和特点,可以在社区学院总部以及各分校,采用督导、小组、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潘发生 孙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