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区南七街道新华社区:“非遗”小课堂上学技艺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k8凯发天生赢家

蜀山区南七街道新华社区:“非遗”小课堂上学技艺
来源: 刘家东 2024-07-06 20:21:17 责编: 余红霞

近日,由新华社区关工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开办暑期“非遗”小课堂开班了。5日上午,非遗传人马家轩来到社区开始了民俗体验班的第一堂课程,这一次马老来给学员们带来了捏泥人的绝活。

本次体验班主要针对社区内正在放暑假的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假期中孩子们文化生活单调,社区志愿者工作站在了解到情况之后,联系了多名民间艺术家,在新华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贯穿整个假期的“非遗”小课堂活动,届时将会有皮影、剪纸、吹糖人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展示,孩子还将亲自动手与老师一起创作自己的作品。

“孩子第一次自己动手做出来东西了,我要给他保存下来”薛宝的妈妈很激动地说。“现在孩子都聪明,只要点到基本都能学会,我教的不过是基础,后面来看看孩子们自己的想象力”马老说,“我希望孩子们都能有自己的想象力,做出自己的作品。”今天的课程全部安排在上午,授课时间为一个半小时,今后会随着报名人数的增加安排更多的课程,并会根据大家的需求,安排更多的民间艺术项目,可能有非遗传人,也可能是街头艺人。新华社区联络员阮春燕告诉我们,活动将根据每一期课程的反映作出相应调整,力争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的假期。

课程快要结束时,我们再一次来到马老的课堂,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作品,有神似形似的“荷包蛋”、胡萝卜;也有活灵活现的小海狮、小鸭子。在马老的引导下,孩子们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做出了自己的作品。(刘家东)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