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辖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课余生活是新华社区关工委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 近日,新华社区关工委在青少年活动中心为辖区青少年安排了一堂非遗体验课,社区专门请来非遗传人卢洪春老师,同学们带来一堂非遗技艺课程——吹糖人。
卢老师熟练地用工具在锅里捞出一大勺化开的麦芽糖在案板上翻腾按压,待温度稍降卢老师左右开工,一团麦芽糖就在老师手中形成了一根十多公分的细长管道,只见老师对着细管轻轻吹气,手中的一团麦芽糖在他手中拉伸,揉捏,不多时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猪就出现在手中。老师一边展示绝活一边给孩子们介绍“吹糖人”这门手艺的由来。“其实这个糖人说是捏出来的也可以,因为光靠吹气是没办法完成各种形态的塑造,只能吹个糖球。”
卢老师从糖人的由来说起,用三两句精简的言语就说明了吹糖人的来历和手艺传承的方式以及现在还能完整传承这门手艺的人数。孩子们听到这些从未了解过的历史都感觉非常不可思议,纷纷争着向老师提问“为什么没人学这门手艺了呢?”一位同学问到。“因为这门手艺老师教起来很费劲,学生悟性不好学一年也是一事无成。”听了卢老师的解释,孩子们纷纷叹息。“今天希望在你们中能出现一个有悟性的孩子,能学到我这门手艺。”
短短的一堂课很快就结束了,孩子们在卢老师的指导下,都拿出了自己的作品,有机灵可爱的小老鼠,有憨态可掬的小胖猪,最终老师在众位“弟子”中选出了一位最佳学员,将一只精美的“百灵鸟”送给了他作为奖励。“今天能跟卢爷爷学吹糖人,我很开心,虽然我捏得不好看,但是卢爷爷还是奖励了我。”媛媛开心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