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地整改以后,现在视野开阔了,行车也更安全了!”近日,东至县香隅镇香泉村养马组村民方大爷站在新整修的路口,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口中的“整改”,正是得益于该村“红领乡邻”潘圣的敏锐观察与积极行动。
整改后的养马组通组道路
作为香泉村的一名普通党员,潘圣不仅是村民心中的热心肠,更是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2023年以来,香隅镇推行“红领乡邻”工作制,以“党员”为核心,以“邻长”为抓手,把党的组织体系向户延伸,进一步畅通民情民意,让问题收集不中转。
“‘红领乡邻’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在被选定为“红领乡邻”后,潘圣充分发挥了解群众、深入群众作用,积极参与村内人居环境整治、防汛抗洪志愿服务,带头践行移风易俗,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红领乡邻”的责任与担当。
“这段路连接了530国道和老乡道,进出的车流量越来越大,安全隐患也大。”在一次走访中,潘圣从村民口中得知养马组内道路存在的安全隐患,实地走访后发现,该条道路有一处t字路口,由于路边杂草深,遮挡了转弯时的视线,确实存在安全隐患,他第一时间向该村党总支书记闻其胜反映了情况。
在村“两委”的高度重视下,一场迅速而有效的整改行动迅速展开。挖掘机轰鸣声中,遮挡视线的杂草被一一清除,原本狭窄且视线受阻的路口焕然一新。同时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对道路周边垃圾杂物、枯枝烂草等进行了清理,不仅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保障了村民的出行安全,更极大地也美化了周边的环境。
香泉村的这一变化,是基层自治生动实践的又一例证,也是香隅镇推行“红领乡邻”工作模式的一个缩影。在该镇,还有更多红领乡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为民情怀,成为了推动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赵玲玲 房桃)(审稿 曾真)

